一、从校长寄语看“接着奏乐接着舞”的双面性
山西大同大学校长冯锋在毕业典礼上的幽默发言火了,他提醒毕业生:“不要前脚立了FLAG,后脚接着奏乐接着舞”。这句话看似调侃,却戳中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常态——一边喊着奋斗口号,一边在娱乐中“躺平”。
“接着奏乐接着舞”原本是网络流行语,形容人面对压力时选择用娱乐麻痹自己。校长用这句话,既是对学生善意的调侃,也暗含担忧:如果透支健壮、逃避现实,最终可能“高光时刻比短视频还短”。那么,这句话究竟是年轻人的生活聪明,还是自我安慰的借口?
二、娱乐与奋斗:怎样平衡“奏乐”和“跳舞”?
现代生活节奏快,压力大,年轻人用“接着奏乐接着舞”来调节心情本无可指责。比如熬夜追剧、打游戏、刷短视频,确实能短暂放松。但难题在于,许多人把“奏乐”当成了主旋律,而忘了真正的“舞蹈”应该是朝着目标前进。
冯锋校长说得好:“侥幸成功是靠不住的,羡慕只有配上行动才有意义。”偶尔放松可以领会,但若长期用娱乐掩盖焦虑,只会陷入“立flag-放弃-自责”的恶性循环。真正的平衡,是把“奏乐”当作充电站,而不是终点站。
三、从“躺平”到“元气满满”:找回生活的主动权
“接着奏乐接着舞”之因此引发共鸣,是由于它反映了部分年轻人对现实的无奈。但校长的话也给出了解决方案:“就算是搬砖也要积极向上,元气满满。”
与其用娱乐麻痹自己,不如主动调整情形。比如:
– 设定小目标,避免“Flag倒太快”;
– 用健壮方式放松,如运动、阅读;
– 接受不完美,但坚持行动。
正如校长所说,“想拥有不曾有过的生活,就得做以前不曾做过的事。”
四、小编归纳一下:别让“接着奏乐接着舞”成为人生的BGM
“接着奏乐接着舞”可以是一种调侃,但不能成为生活的常态。校长的寄语既是对毕业生的叮嘱,也是对所有人的提醒:娱乐是生活的调味剂,而非主食。
下次你想“接着奏乐接着舞”时,不妨问问自己:这是短暂的休息,还是永久的逃避?毕竟,人生的舞台,终究要靠自己跳出精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