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妙惟肖”和“栩栩如生”这两个成语都常用于形容描绘或模仿得非常逼真、生动,但在侧重点和用法上有细微而重要的区别:
strong>核心区别:
. 惟妙惟肖:
侧重点: 强调的是模仿或重现的准确性、精妙程度。重在“肖”(像、相似)。
对象: 主要用于形容人工的、对特定对象(人物、事物、声音、神态、动作等)进行模仿、描绘、刻画、表演的结局。
核心意思: 模仿/描绘/刻画得非常精妙、极其相似,达到了以假乱真或高度还原的程度。
. 栩栩如生:
侧重点: 强调的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鲜活生活力、灵动感、诚实感。重在“生”(活的、有生活的、生动的)。
对象: 主要用于形容艺术形象(绘画、雕塑、文学描写、戏剧表演等),让原本静态的、虚构的或艺术化的形象仿佛有了诚实的生活,能活动起来、呼吸起来。
核心意思: 艺术形象生动逼真,活灵活现,像活的一样。
strong>拓展资料对比:
特性 | 惟妙惟肖 | 栩栩如生 |
:–
核心侧重 | 模仿的精妙、酷似程度 | 形象的鲜活生活力与诚实感 |
关键含义 | 极其相似、非常逼真 | 活灵活现、像活的一样 |
主要对象 | 模仿、描绘、刻画、表演的结局 | 艺术形象(画、雕塑、人物描写等) |
评价角度 | 像不像有多像 | 有没有生活力是不是活灵活现 |
适用情境 | 模仿声音、神态、动作、复刻细节;评价模仿秀、写实绘画、精准描写等 | 评价艺术品、文学作品中人物/场景的生动性;形容仿佛有生活力的物品 |
strong>例子加深领会:
. 惟妙惟肖:
那位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各种鸟叫。(模仿得极其准确相似)
这幅肖像画把人物的五官刻画得惟妙惟肖。(描绘得极其精准逼真)
他学领导讲话惟妙惟肖,引得大家哈哈大笑。(模仿神态语气非常像)
工匠用玉雕成的白菜惟妙惟肖,连叶脉都清晰可见。(模仿天然物的形态达到了高度相似)
. 栩栩如生:
齐白石画的虾栩栩如生,仿佛下一秒就能从纸上蹦出来。(赋予了虾鲜活的生活力)
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,让人过目不忘。(人物形象生动鲜活,就像诚实存在的人)
这些蜡像做得栩栩如生,游客们纷纷合影。(蜡像形象逼真生动,感觉像是活的)
壁画上的仙女衣带飘飘,姿态栩栩如生。(静止的画面形象表现出动态和生机)
strong>关键区分点:
问“像不像”且对象是人工模仿的结局时,通常用“惟妙惟肖”。(比如模仿某人、复刻某物)
问“有没有生活力”且对象是被创新的艺术形象时,通常用“栩栩如生”。(比如画中的鸟、小说里的主角、雕塑的人物)
strong>简单记忆:
惟妙惟肖 = 精妙绝伦的模仿 (重“肖”
栩栩如生 = 活灵活现的生活 (重“生”
然在很多语境下两者可以互换使用,都表示“非常逼真”,但领会了它们细微的侧重点差异,能让你在表达时更加精准和传神。用“惟妙惟肖”时,更强调技艺高超带来的相似感;用“栩栩如生”时,则更侧重形象本身散发的生活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