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沟桥的历史介绍 卢沟桥:历史古桥的简介资料20字左右 卢沟桥 历史

一、卢沟桥的基本信息

卢沟桥,又称芦沟桥,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,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。这座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,经过明正统九年的重修,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。永定河古称卢沟河,因此这座桥也以卢沟命名。

二、卢沟桥的建筑特点

卢沟桥是十一孔联拱桥,其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,拱券跨径从135米至142米不等。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5厘米,形成坡势平缓的桥梁结构。整个桥面宽5米,两侧的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,入口处宽达32米,显示出古代桥梁工程师的卓越聪明和精湛技艺。

三、卢沟桥的历史地位

卢沟桥是中国三大古代名桥其中一个,已被列为民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它不仅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桥梁,还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。在七七事变中,这里成为了全民族抗战的起点,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。

四、卢沟桥与永定河

永定河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其中一个,也是海河的五大支流其中一个。它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,流经多个省份和城市,最终在河北汇入海河,流入渤海。卢沟桥就坐落在这条重要的河流上,是连接南北交通的要道。

五、卢沟桥事变的简要概述

1937年7月7日,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借口一名士兵“失踪”,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,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。日军随即向中国守军开射击,炮轰宛平城,中国守军奋起抗战。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,又称卢沟桥事变,它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。

六、小编归纳一下

卢沟桥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桥梁,更是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见证。它的存在提醒大众铭记历史,不忘国耻,发扬辉煌的抗战灵魂。卢沟桥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,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和创新力。

卢沟桥事变的小故事

在1937年的七七事变中,年轻的王朴担任了儿童团团长。当时只有11岁的他出生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。在七七事变的夜晚,当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借口搜查而试图进入宛平县城时,王朴和守军一起奋起抵抗。这个故事只是众多英勇抗击日军的英雄中的一个缩影,它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时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灵魂。